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文章正文
 
广东:文理分数线差距大 两年内有望缓解
2007-7-9 18:11:42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今年广东首次恢复大文大理及原始分计分,刚刚公布的文理科高达数十分的录取线差距令文科生纷纷叫屈。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众多高校、中学和教育专家,他们断言,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这种文理差距过大的现象在两年内会有所缓解,而部分中学近期进行的新高二学生分科也印证了这一论断,报文科班的学生明显少于理科班。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高考招生工作动员会上,省招委会有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今年广东普通高考文科考生24.7万,高于理科考生的22.4万,而今年各高校在广东总计划招生35.8万,理科类招生18.6万,多于文科类招生的13.8万人。

  招生计划不合理?

  来自高校的招生信息显示,今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在广东招生均理科生多于文科生。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为例,文理招生比例均为三七开。即使承担广东文科招生重任、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招生专业上也不过是五五开,今年该校招生文科生2058人,理科生1998人,文理生招生计划相差仅60人,对文科生没有任何“优待”。在一些考试论坛上,“理科学位不录取文科生,但文科学位却超过1/3留给了理科”成为考生家长们抱怨最多的话语,在他们看来,“大批优秀的文科考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文科热不该全怪新政

  真的如家长所认为的,是“招生制度不合理”让孩子受冤吗?记者采访时,广东省招委会和广东多所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均对此观点断然否定。“文科趋热的直接原因却正是由于多年来文理不分科造成的,今年实施的新高考政策恰恰有利于中学培养人才与高校人才需求的接轨,因此,新政的实施不仅不是弊端,反而是有利的。”暨南大学招生办主任庄友明对此直言不讳。

  庄友明分析,以往广东高考实行标准分,文理统一一条线划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使得很多文科生“很占便宜”,于是越来越多的理科生转学文科,原因就是“文科易考”!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他们表示,一般来讲,文科科目比理科容易得高分。如果某高校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需要招收30个文科背景和30个理科背景的考生,但仅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名招到的可能大部分是文科生,理科生却招不满数。这正是过去高考录取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改革成大文大理的录取方式是符合教育发展方向的。

  招生计划适当向文科倾斜

  既然改革是必然,那今年这种“文科高分落榜”的现象考生就必须接受吗?对此,记者获悉,广东省招委会已经作出最新规定,允许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民办高校今年都可适当调整少量招生计划录取。允许部分高校招生计划适当向文科倾斜,特别是二B线录取的高校,要尽量缩小文理差距。

  广东商学院招生办主任陈镇恭也表示,从高校选拔人才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招到基础扎实的学生,相对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有优势些。但今年广东商学院招生的文理科比例为1∶1,没有任何偏袒,就是因为广商了解到广东省考生的报考情况,及时调整了招生计划,学校相信,今年文科生竞争大,生源的成绩应该会好一些。以后该校也会随时根据报考情况调整招生计划。

  另有多所高校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承诺,如果录取时发现文科考生的生源质量较好,会将部分文理兼招的计划适当向文科考生倾斜,增加文科考生的录取率。

  事实上,文理不均的现象不仅在广东存在,来自全国各地2007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显示,辽宁、湖南、福建、山东等大部分省市也都是文科分数线高于理科,有的省份甚至高出三四十分。

  针对这种文理过度不均的现象,有没有好的措施应对呢,记者采访时,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无一例外的表示:“高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挥棒,今年吃了亏的考生对下一届学生就是很好的指引,相信两年内这种状况就会得到改变,”暨南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均断言,随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两年内,这种文科过热,文理不均,文科生高分落榜的现象必然会得到缓解。

  记者发现,高校招生负责人的断言在一些中学已经有了明显体现。他们的观点也得到了中学有关负责人的一致印证。

  广州市七中副校长谢小萍说,往年广东高考都是文理统一一条线划线,学生普遍觉得理科难学,于是纷纷报考文科。但随着今年高考改革的推行,从明年起,这种文科过热的报考现象一定会得到缓解。因为大家的高考目标很明确,高考指挥棒作用必然发挥其作用。事实上,针对下届高三生,学校已经有所准备,注重引导合理选报,相信明年广东高考,这种文科过热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变。而到了09届,就一定能彻底缓解,因为近期该校刚刚进行了高二新生的文理班分班,考生和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报考比例明显发生变化。

  广州市16中教导主任刘国辉明确告诉记者,2009年,在该校这种文理科报考不均的现象会大大改善,因为近两天,该校刚刚进行了文理分科的摸底工作,学校吃惊地发现,今年报考文理科的考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文科班、理科班的比例由以前的5∶5迅速变成了3∶7。文科班从5个班变成了3个班!这正是高考指挥棒的调节作用发挥了威力。

  一些中学负责人指出,往年由于不分开划线,所以不明显,但今年的情况再次说明一股脑地去挤占文科是行不通的。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也提醒考生和家长,应该根据兴趣出发去报考专业。更有负责人提出,高考生在进行有侧重性选择的时候一要看自己的兴趣和看社会的需求趋势,克服对理科畏难的情绪,只有兴趣到了才能学得好。

  国家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华师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负责人高凌飚告诉记者,高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国外,所谓的“高考”实际上是一种会考,是一种水平考试,高考在录取时,完全是在水平考试的基础上综合学生高中多年来的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录取该学生。因此,他们很少出现这种集中报考的文理偏差过度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在这四年里,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得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有的老师甚至连出不出勤都算分。平时成绩日积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时,很多学校就用这个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